你好,欢迎来到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

站内搜索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后台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素质教育
运输管理学院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8日 11:15 作者:张亮  来源:运输管理学院 浏览次数:67

 运输管理学院“77331”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表述

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产业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阶段的素质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情境为参照,按各专业培养岗位指向,确立培养学生“七项重点素质”:即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协作素质、身体素质;着力构造“七大教育平台”:即素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进活动、进宿舍、进管理、进社会;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三化”程度:即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化;建立素质教育“三可”机制:即可检查、可考核、可评价;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素质教育工作网络”:即形成一个校企共育、责任共担、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动的素质教育工作网络。我们把上述体系简称为“77331”学生素质建设工程。

运输管理学院“77331”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内涵

 

1、形成符合职业要求的七项重点素质的教育内容系统。以产业应用型高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进入职场阶段的素质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情境为参照,按各专业培养岗位指向,分别制定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协作素质、身体素质等七项素质的教育内容,形成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任务库。

2、着力构建七大教育平台。学院制定素质教育任务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网络、进宿舍、进管理、进社会行动计划,分别提出“七进”的具体方案。重点发挥好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把技能、知识、态度融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使职场素养教育进教案、上课堂。与企业和社会各方合作,制定综合素质教育教材编写、引进计划,力争五年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素质教材系统。增强学生活动在提升素质上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把素质教育的任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新生职训制度,创新宿舍文化,探索诸如“半军事化管理”等适应职业环境的学生管理方式。加大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素质的力度,采取开展专题活动,建立联系点、工作站等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际,接受锻炼。

3、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三化”的程度。建立动态分析企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制度,根据需求制定各个时期、各个培养岗位素质培养的内容和任务,使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形成综合素质教育总体计划制度,落实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级、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教育职责,明确实施的课时、场所、方式,规定教育质量要求,推进教育的标准化。明晰教育任务,细化教育指标,确定教育形式,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具体化轨道。

4、建立素质教育“三可”机制。实行素质教育责任制度,责任分解到岗到人。制定履责督导、评议、测评办法,将履行责任情况纳入目标管理,使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可检查、可考核、可评价”。

5、形成一个素质教育的工作网络。按照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序实施的原则,学院建立教育例会、专题会议制度;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日常事务;各部门、各学生组织根据职责分工,建立教育工作制度和参与教育的制度。

运输管理学院七项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素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素质要求:

1、崇高远大的理想;

2、科学的世界观、积极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3、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觉悟;

4、爱国主义思想;

5、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公民意识,积极为国家、社会、集体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二)道德素质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认真贯彻“八荣八耻”和《高等学校学生的行为准则》,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认知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自觉用集体主义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尊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素质要求:

1、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2、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3、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

4、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5、讲文明、懂礼貌、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文明行为习惯;

6、坚强的意志力、自我认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

(三)人文素质教育:以向学生传授必须的人文社科知识,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目的,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组织开展艺术欣赏、礼仪服务、舞蹈、器乐、声乐、话剧、绘画、书法、摄影、文学等交流和比赛活动;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素质要求:

1、必要的语言、思想道德、文学素养、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社科知识;

2、热爱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尊重他人;

4、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5、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6、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7、良好的个性气质、健康的兴趣爱好、健全的人格

8具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

(四)专业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对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知识为基本要求,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把具体而实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升华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职业价值观。

素质要求:

1、本专业所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相关技能;

3、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

6、创业能力。

(五)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聘请专家报告活动,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各类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及毕业生创业计划大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素质要求:

1、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创作一定水平的学术科技作品;

4、对问题有独到见解、独特的方法;

5、有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善于总结、提炼。

(六)协作素质教育:通过有计划地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杰出校友来学校进行团队协作精神为主题的活动或引导学生加入某一个社团、从事某一种社会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交往中能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学会沟通、善于沟通,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利于学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更好的走向社会,融入新的工作团队。

素质要求:

1、祟尚科学、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精神;

2、人格的独立性,思想的批判性;

3、思维科学、方法论基础知识;

4、思维方法能力;

5、一定专长;

6、理解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七)身体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成立学生喜爱的训练队,组织各项体育比赛,活跃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素质要求:

1、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有明确的目标和的坚强的意志;

2、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和一定的运动技能;

3、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康体魄;

4、符合岗位要求的体能,有体育特长和项目爱好;

5、健康活泼,形象气质好。